根據這些年走過的路,再結合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們走的路,最好還是先選行業,再選公司。

身邊的同學在畢業后的這些年,有的人去了制造行業發展,有的人去了一線城市在IT/互聯網行業發展,有的人回家考了公務員,現在回過頭來看,選擇不同,差別真的很大。
1、選擇去制造行業發展的人
選擇去制造行業發展的人,剛開始基本上是在一些工廠從基層干起來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工資一年漲了一點,職位也在慢慢地上升,但是即便他們的工資再高,和互聯網行業相比,還是差很多。一些人在制造行業踏實干了幾年后,基本上也買車買房了,現在基本上過著小富即安的生活。
2、選擇去一線城市的互聯網行業發展的人
在互聯網發展的黃金10年,一些人選擇去了一線城市,從事了與互聯網相關的工作。他們算是趕上了時代的紅利,他們當時剛入行的時候工資就要比一些在制造行業工作幾年的同學工資還高。他們靠著那幾年的努力,也存了不少錢。只是最近幾年,互聯網行業在裁員,所以很多人也在考慮未來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3、選擇去老家考公務員的人
當時一些學習成績還不錯的人,他們反而沒有出去闖蕩,而是在畢業的時候就回老家考了公務員,為家鄉的建設做著自己的貢獻。現在很多年過去了,他們在老家有車有房還有幾個孩子,生活也過得很不錯。由于他們在老家縣城或市區買的房子,家里的父母也方便給他們帶孩子,家里的蔬菜水果也能及時給他們供應上。

現在回到問題上。應屆生找工作首先是選公司還是選行業?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時代發展趨勢來做判斷,做出選擇。
因為很多事情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一直發展變化的。人有生命周期,其實很多事物也有生命周期,這個周期都會按照“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來發展和演變。
比如:前幾年的房地產、在線教育、銀行就是不錯的行業,很多人擁擠到那幾個行業去發展。在行業的成長期和成熟期,有很多人確實是抓住了時代的紅利,獲得了比同齡人更多的財富和機會。但誰知一些政策出來后,或者是一些新技術出現后,再火的行業也會慢慢的走向平穩。正所謂“時代常有不錯的行業出現,只是各領風騷數十載而已。”
所以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就要看一些正處于成長期向成熟期邁進的行業,你在這個時候進去,或許火候剛剛好,你也能在時代紅利面前分一杯羹。
選工作除了看時代發展趨勢和行業所處階段外,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你的家庭情況、你的性格特點、你的能力優勢,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你的職業發展,最終導致你的職業路是否走得順暢,是否能走得長遠。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或許是一些故人窮盡一生得出的慘重的經驗教訓。之前也有人就一個問題問過一些老年人,這個問題是:你這一輩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其中在所有的回答中,占比排在前三的回答是:年輕時不夠努力導致一事無成、年輕時選錯了職業、對子女教育不當。
而在國內,一些比較好的行業和公司也是有分布的,比如:賺錢的互聯網、金融、新能源、房地產等都是在一線城市的特定區域重點分布的,如果你身處在西北部的五六線城市,有些機會你壓根就無法遇到,更不要說想辦法去抓住機會了。
所以綜合來說,如果你求穩定,這輩子也不想怎么折騰,那就去考公務員或國企、事業單位,競爭大的地方不好考那就考競爭相對較小的地方的單位。如果你想去外面看看,多掙點錢順便長長見識,那就直接去一線城市做互聯網、金融、新能源、高科技、大基建相關的工作,在那里付出總會有回報。
選擇好行業和工作后,也要一邊工作,一邊關注外界動態,時時修正自己的選擇,做到與時俱進。